安老院總是給人冷冰冰的感覺,好像是一個沒有多餘娛樂,甚少有人會探望問候的一個地方。
假如當長者與小孩共處一室,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A person is a person because of people - Zulu Proverb
一個人能成為一個人是因為別人 - Zulu 諺語
當別人不斷讀錯你的名字,你會否願意不厭其煩去重複糾正他嗎?
片段一開始看見一位伯伯和一個小男孩在對話,
伯伯問小男孩 ” Honey, what’s your name? “( 親愛的,你叫甚麼名字?)
小男孩介紹自己叫Max,可是伯伯一直沒聽清楚還連續發問了好幾次。
小男孩: Max.
伯伯: Huh? 什麼?
小男孩: Max.
伯伯: Mack.
小男孩再重複一遍: Max.
伯伯: Mack.
小男孩又再重複一遍: Max.
伯伯: Oh Matt. (噢 Matt. )
小男孩誠懇地望著伯伯,慢慢地說出他的名子: Ma…x , Ma…x , Ma..x.
伯伯仍然一臉茫然: Oh Matt. (噢 Matt. )
小男孩又再更正他說: No , Max. (不是,是Max.)
伯伯終於說對了 : 噢 Max . Max.
小男孩輕輕點著頭,表示今次對了。
換著是成人,也許早就感到不耐煩,但小男孩卻有著無比的耐性,即使面對重覆發生的事亦未有動氣。
將幼稚園與安老院結合在一起,長者和兒童的互動就是玩遊戲。影片中可見孩子親暱地走在他們的身邊與其握手、擁抱,一起唱歌、老人們都笑不攏口。對於長者而言,兒童的活力是刺激他們的活動的原因,透過遊戲和小任務,兩個年代的人互相學習。看著天真好動的孩子,老人被感染重執了朝氣和快樂,更願意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等著時間流走;而對於孩子而言,則是學習與長者相處、開啟他們對人生不同階段的認知,認識什麼是「老」什麼是生命,這是真實的教育而非書本上能完全描述得明白的。
其中一段訪問到一位老人,他說: “You know how you love somebody and they give you something? You know how hard it hits you on your heart? Big tears, Hot ones, running out of my eyes. “
(你知道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他回報你嗎?你知道令你有多心動嗎?是有熱淚的,從我眼眶滾出來。)
在西雅圖,6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數預計將在25年後增加一倍,而已有約43%的長者經歷社交孤立,由於他們長期感到寂寞和失落,致令其精神和身體健康情況變壞。但當小孩和老人碰在一起,一切都好像有了更多可能性。
紀錄片的導演說到:「在孩子來之前,有時候這裡看上去只有一半是「活著的」,大部分都在睡覺、發呆。但孩子一來,老人就好像是「又活過來」了」。
老人和孩子都在彼此學習,彼此祝福,彼此付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