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推行6A品格教育原則
回想幾年前,縱使我們已認識不少處理幼兒行為情緒方法與技巧,但在現實環境裡仍會運用不太合宜方法或說話,歸因我們不太明白孩子的心。原來孩子每當出現負面情緒,背後總有原因,以往便會忽略他的感受,不懂接納他們的情緒。梁碧珊校長
「有品有自信;愛主又愛人」是本園口號,不單期望幼兒在生活上實踐,先由教學團隊成為孩子榜樣。感謝香港有品運動讓本園成為有品校園,並邀請凌太擔任講員,與家長及老師分享6A是什麼?本人也機會完成6A品格教育講師課程,當中體會更多、得著更多,在凌太口中有三句名句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現成為我的左右銘。
「接納孩子限制與不成熟;先處理心情後處理事情;情緒宜疏導不宜抑壓」,感恩天父給我機會把6A在校園中展現。
回想幾年前,縱使我們已認識不少處理幼兒行為情緒方法與技巧,但在現實環境裡仍會運用不太合宜方法或說話,歸因我們不太明白孩子的心。原來孩子每當出現負面情緒,背後總有原因,以往便會忽略他的感受,不懂接納他們的情緒。現在教學團隊裡每一位教職員,學習以正面話語輔導與鼓勵孩子情緒和行為,特別是特殊需要的幼兒更需要我們的接納,老師懂得以同理心及柔和聲線問幼兒:「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若孩子表示如有什麼需要,老師都會積極回應及樂意幫助,我們成為孩子、家長的同行者,同笑、同哭、同憂與同互勉。
真實個案

有一天幼兒在課室常出現負面情緒,會大叫、故意碰撞別人、推倒物件落地,老師觀察到幼兒出現異常情緒與行為,除了請幼兒到校長室冷靜一下,教導幼兒如何用正確態度和行為與別人相處外。老師單獨與孩子「談心」,當說出所觀察到的事情及孩子情緒,想不到孩子背後原因不是因為校園發生過什麼事情或與同伴出現相處問題。原因是課餘興趣班的導師態度較嚴厲,令幼兒產生的恐懼及焦慮情緒,心裡十分不安,故此在課室內出現異常行為。老師明白了孩子所面對恐懼與焦慮,主動與孩子說:「知道你好擔心、好驚。放學後,我會陪你去中心,嘗試與導師說出你的擔心好嗎?」孩子點了頭表示同意。隨後老師把情況告知媽媽,放學後除了老師,媽媽下班也到中心了解,並告知導師孩子的感受,感恩導師也樂意聆聽,嘗試改變一下自己表達方式,其後孩子的異常行為已沒有出現了。這次經歷看到老師的愛心、忍耐,樂意付出時間陪伴幼兒,作為校長的我也很窩心與感動,老師所作都是發自內心,放下自己想法進入孩子的世界去明白孩子的心,理解他們的需要,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以生命影蠻生命
以適切方法及正面語句去改變生命,教學團隊彼此支援、激勵與讚賞十分重要,讓老師明白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並鼓勵家長一起配合,讓家長明白同理心重要性。老師帶領幼兒運用正面字眼,以訂立課室或角落規則,例如:「不要亂跑、不要尖叫、不可搶人東西」改為「慢慢走、請保持安靜、要跟他人分享東西」。校長室也成為冷靜區,以舒緩幼兒現情緒,減少幼兒在課室哭鬧或攻擊別人行為,讓老師得到支援及安心進行教學,整個教學團隊一起幫忙跟進和解決幼兒身心靈上之需要,6A品格教育原則不是孩子專利,而是任何年紀也需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