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是走進孩子的心

作者︰香港有品運動「6A品格教育」講師 Cherry
著名神學家、衛理宗的創始人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知道怎麼來教育孩子的話,那就進入孩子的內心,讀懂他的思維,直到你知道怎麼教孩子為止。」
意思是:如果父母想跟孩子締造美好的親子時間,彼此有良好的溝通,就要學習孩子的思維方式,知道他們的小腦袋是怎麼想的,還要能夠和孩子在同一個頻道上,這樣才能開始以他的視角來看生活和配合他的時間表。換言之,就是要走進孩子的內心,投其所好。
筆者的女兒十歲,開始步入青少年時期,連思維方式、喜好也隨之改變。她是一個性格內歛的孩子,還好筆者轉職了一份較自由的工作,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女兒也有更多機會分享她的喜好和想法;雖然她變得更自我(這也是邁入青少年階段的表徵),但感恩直至現在她還是會先安靜地聽我的意見,然後告訴我她的想法,使我有一塊好土來教養和培育她。
近日,筆者為了更貼近女兒的興趣,製造更多她感興趣的話題,筆者作了一個新突破——試著認識幾個著名的韓國女團,聽她們的歌,甚至試著記下她們的名字和樣子。筆者從來不是一個「韓迷」,從當年萬人追看的《大長今》到早前熱話《愛的逼降》,連一齣韓國劇集也沒有看過,更遑論韓團!況且筆者每天只有少許的個人時間,以往我會用來看看新聞、聽聽80年代的老歌,現在我都用來聽女團的歌了⋯⋯這些都是筆者為了向孩子展現接納和關愛,還有製造優質親子時間的預備工夫。
終於機會來了!有一天筆者跟女兒推薦一首她從沒聽過的BLACKPINK 歌,她驚訝得「O了嘴」;又有一次她的朋友來我們家玩,筆者立刻播放(G)I-dle的歌並哼起來,她的朋友也是同一副「O嘴」的樣子,驚喜地問我女兒:「原來你媽媽都聽韓國歌㗎!?」我偷瞄一眼女兒洋洋得意的樣子,滿足地想之前的付出和準備都是值得的。
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甚至追貼孩子的喜好其實不太難(雖也不易),但第一步要願意付出時間,也要樂意擁抱改變。